2007年響應聯合國「種十億棵樹保護地球」活動(PLANT FOR THE PLANET: THE BILLION TREE CAMPAIGN)運動,與臺大實驗林以及臺大全球氣候變遷中心合作,以植林、驗證、公眾監督與參與的創新模式,辦理氣候保護紀念林設置計畫,獲得廣大民眾與企業熱烈回響並實際認捐襄助,總計種下30.79公頃面積、約41,520棵樹。
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本會發起「撫平大地傷痕」募款活動,在台大實驗林種下面積4.5公頃、5,500棵樹。同年,也協助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以及農委會林務局推動災區森林復育計畫,於高雄市、臺東、臺南市、嘉義縣等地結合災民、當地居民參與復育自己的家園,面積業已超過175公頃,具有顯著之環境與生計效益。
在森林相關教育方面,本會舉行中南部小學的教育巡迴,引導學生認識氣候變遷對環境之影響、生態調適及森林調適,學習應用森林調適資訊與案例,充實愛惜森林生態、善用森林資源及災害防治相關知識。使之能了解氣候變遷、調適、與森林的價值和功能,並透過案例了解作法、增加全球與台灣的森林資源背景知識並探討森林生態的價值與保護森林的意義,進而能將課程所學與人分享,推廣愛護森林觀念。
為使公眾對於樹木價值有具體的意識,本會推出「樹計算器」,為國內首創的量化工具,成效獲得許多肯定。
本會同時於國際公約會議上,分享本會於臺灣推動民間造林成果與成功模式。2012年Rio+20聯合國永續發展會議上,以「森林、生計與綠色經濟」( Forest, Livelihoods, Green Economy)為題,分享本會結合人道、山林復育的計畫。2012年第十八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國會議(UNFCCC COP18)上,與國際永續法中心(CISDL)合辦以「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為題舉辦邊會,深入探討森林的永續經營管理。並且在2014年第二十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國會議(UNFCCC COP20),與貝里斯(Belize)自然資源部合辦以「超越REDD:高森林覆蓋小島國家的糧食安全、氣候調適與公眾參與」( Beyond REDD: Food Security, Climate Adaptation, and Public Engagement in High Forested SIDS)為題的邊會。每次邊會均吸引各國森林專家學者、以及民間倡議組織參與聆聽互動。
森林在氣候變遷的時代舉足輕重,保護森林對於減碳、水土保持、資源涵養、棲地保存、生物多樣性等都深具價值。森林同時寓有文化、社會與經濟的意涵,是台灣重要的歷史記憶,也是文學與藝術的養分來源。森林的角色也在蛻變中。
留言列表